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虹膜辨識技術
 

【作者: 許鶴齡】   2004年03月25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36698】

虹膜作為人的辨識,起源於十九世紀。在1880年代,法國人Alphonse Bertillon 曾經在監獄中對囚犯以虹膜作人身的判定。而到了1980年前後,研究所開始對虹膜辨識的研究提出報告,但虹膜辨識的產品真正問世,則是在2001年以日本松下電器發表BM-ET100US(圖一)後,才真正展開了虹膜辨識產品化的序幕,也成為這兩年在全世界的生物辨識領域裡的一個熱門研究題目。


《圖一 Panasonic所生產的BM-ET100US》
《圖一 Panasonic所生產的BM-ET100US》

虹膜辨識簡介

生物辨識是指利用人的生理或行為特徵作為辨識身份的依據,而生理的特徵可區分為指紋、聲紋、臉型和虹膜等,至於簽名則是行為模式的一種。由於生物辨識主要應用於個人身份的識別與認證,所以需要兼顧高安全性與高便利性。一個眼睛上的虹膜可找出約240個不同的特徵點,由統計的觀點來看,要找出完全相符的機率只有1/10^72,與指紋(約30–40個特徵點)相較,具有更高的準確性,也是目前具有最高安全性的生物辨識方式。此外虹膜在取像時,並不需要直接接觸,對於使用上的接受度也較高。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光場顯示:徹底解決AR/VR的視覺疲勞
短距離無線通訊持續引領物聯網市場創新
多功機器人協作再進化
創建人本淨零永續商業模式
突破速度與連接極限 Wi-Fi 7開啟無線網路新篇章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NETGEAR引進Wi-Fi 7無線路由器 發揮AI平台最大效益
» 台達推出5G ORAN小型基地台 實現智慧工廠整合AI應用
» 工研院攜手歐洲6G-SANDBOX 搶進歐盟研發平台
» 經部領軍台廠重回MWC 秀5G電信與系統商最佳夥伴實力
» 經濟部支持跨國研發有成 台歐雙方分享B5G~6G規劃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2I6HZAMASTACUK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