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動化到智慧化,這幾年製造技術快速提昇,2012年,德國提出了「工業4.0」,成為這波智慧工廠中最主流的概念,工業4.0強軟硬串連、虛實整合,讓每個製造環節有了全新定義。
製造效益的大幅提昇,讓各國政府開始重視工業4.0,並陸續制定出相關政策,投入相關軟硬體的建置,瑞士德勤(Deloitte)歸納出其工業4.0的特徵包含以下:
1. 智慧生產系統的虛擬網路(Vertical Net Working of Smart Production Systems)
透過Cyber-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s (CPPSs)
智慧整合感控生產系統,或稱虛實整合生產系統的虛擬網路,使工廠能及時反應,快速因應客戶需求進行調整,掌握庫存量,以及處理異常狀況。實現客製化與個人化製造也讓工廠能充分發揮原料、能源以及人力之效能,達到資源配置最適化,效率最佳化。
2. 新世代全球價值鏈網絡的水平整合(Horizontal Integration via a New Generation of Global Value Chain Networks )
這些新全球價值來自即時性優化後的網絡,使整合過程的資料全透明化並能共享,而且具更高階的可撓性以回應即時性或異常狀況。透由與商業夥伴的水平整合產生全新商業合作模式,近年如責任歸屬與智慧財產權等議題也漸受關注。
3. 以貫通工程橫跨整個價值鏈(Through-engineering across the entire Value Chain)
工業4.0其一特徵在跨學門(cross-disciplinary)的貫通工程(through-engineering),藉由新產品設計、研發與製造過程的無縫接軌,整個生產系統(Production system)及新品發展製造與產品生命週期間更加緊密,透由整個過程中數據與資訊的透明化,讓產品發展與生產系統間產生綜效。
4. 透過指數科技加速改變 (Acceleration through exponential technology)
指數科技可作為一種加速器或催化劑,使工廠流程能走向個人化的解決方案、更具彈性化也更加節能。工業4.0的自動化須具備高階認知與自主判斷能力,AI人工智慧、新型機器人以及感應科技皆有此潛力實現產品的個人化與彈性化。而如奈米材料與奈米感測的發明,智慧工廠能更有效掌握產品製程,提升品質管理以及提升人機合作的安全性。
翻轉管理思維以因應急速變化環境
自以上特徵來看,智慧工廠將全然顛覆傳統工廠的基礎架構以及管理方式,在急速變化的環境中,管理者需動態思維加以因應。如資源重新配置的議題,不同的公司經營型態其資源網絡也會隨之不同,內部IT系統的改變對公司將是一大挑戰,大公司往往礙於成本問題不將舊系統整套換新,而選擇與現有IT系統進行連結,此工程將費時費工,對中小企業而言,要更換系統相對容易。
另一議題是工廠管理,現今管理者重視精實生產、減少浪費、面板式管理,透過豐田式的管理,讓製造程序能被量化以及最佳化。工業4.0雖與豐田式管理有多處相似點,如兩者皆視實際需求生產,且立基於即時(Just-in-time, JIT)生產的情境,皆講求生產效率最大化與減少浪費,然兩者在觀念與實際操作上卻有所差別,正如全球最大汽車零件商博世(Robert Bosch GmbH)的董事施維納(Werner Struth)所提出「豐田生產方式注重大批量生產(Mass Production)。而工業4.0則是 「個體生產體系」。
工業4.0,並非只是單純的生產製造方式改變,而是公司組織、行銷策略轉折與服務型態的轉變,連動的包括群聚效應、聯盟的綜效以及公司營運方針等。台灣已感知風向轉變,M-Team, L-Team, A-Team等皆揭示了協同合作的趨勢,藉由與聯盟夥伴的合作、交流與分享,撞擊出更多技術、商業模式、服務模式上的創新。以台灣在地的線性傳動元件製造商-OME Technology為例,因應全球風向球的轉變,公司調整為矩陣化組織架構,工廠導入智動化系統,與上游供應商組成線性傳動藍海聯盟(L-Team, Linear Motion Team),積極與優質的外部夥伴結盟,藉技術交流建立工業4.0中重要元素-機械模組應用,同時布建實體與虛擬通路,提升五大洲行銷網絡密度。這種應變能力與彈性化,能洞悉環境趨勢並迅速調整,正為台灣中小企業競爭力的展現。
於服務型態上,「製造業服務化」也是近年被頻繁提起的觀念,台灣地狹人稠加上IT建置的優勢,一站式銷售能有效減少客戶消費成本,一站式銷售能有效減少客戶消費成本,藉終端資料的蒐集分析以及與策略聯盟間的技術整合,提供更佳的消費者經驗。在工業4.0的環境下,硬體廠商漸朝向軟硬整合,傳統工廠更需有創新的行銷模式與經銷管道(特別是網路商業行為),方能於這場全球的賽局中站穩贏面。
當機器人變成同事 工廠該如何管理?
高科技讓工廠的生產更加獨立自主,包含預防維護、自動化進貨物流、智能化資料蒐集與判斷。智慧工廠讓管理者無須至現場視查,而是藉由感應器或電子眼蒐集現場數據就能判斷以及推測情況,在此環境下,人類工作者的角色將有所轉變。
「人力資源的珍貴性,不在從事重複且知識含量低的工作上」,意味工業4.0下創新的管理方式與組織型態。數據的收集整理已非工作項目,如何篩選分析才是重點所在。正如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李杰教授所提出的見解,工業4.0並非單純的工業化+資訊化,透過大數據進行使用者分析,了解產品背後看不到的規律才能真正創造價值。
於管理的議題上,現有組織型態無法跟上快速轉變,於指數成長的科技下,組織需找到新的策略模式,未來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公司難以再自實體產品與服務中獲利,而須以價值創造為目標,方為公司的長遠競爭力。
總結以上,透過豐田式生產雖能快速製造大量產品以獲最大效益,然在上述工業4.0的環境中,將有更頻繁的跨領域專業合作與即時資訊傳輸,傳統的管理方式難免落於窠臼。科層式組織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由機器人接手規律重複性工作後,智慧工作者可以一種由下至上的管理方式,透過有機網絡架構,在虛實整合的環境中讓各獨立節點進行更有效率的溝通,並可隨時進行動態調整,此種類神經網絡的管理方式,與傳統工廠管理有著截然不同的功能與目的。
另一逐漸受到重視的議題是人機互,與電腦的發明相同,「人工的機器工作者」正逐漸增加數量,並能為社會帶來經濟效益。然在此社會網絡中,人類要如何與機器人相處?又該如何管理機器人?近期研究已轉向探討Ai機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教導機器人辨識環境,以及學習如何達到人類的需求。正如Dr. Kristian Wasen所提,在機器人社會的來臨下,我們應如何與之相處並接納其為人類社會的一員?新興科技的改變帶動組織型態改變,在引入機器工作者同時,原本管理的定義受到挑戰,工業4.0也意味著管理的翻轉時代來臨,各位管理者們是否準備好迎向新時代了呢?
(本文作者任職於精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