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新興無線傳輸技術成功要素探討
 

【作者: Dennis Bland】   2007年09月10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9146】

無線傳輸技術在過去五年中呈現了爆炸性的成長。無線資料傳輸藉由短距離無線技術(例如紅外線和藍牙)進行短暫的試驗後,終於在1999年隨著IEEE 802.11無線資料網路標準的訂定而建立穩固的地位。IEEE 802.11成功的關鍵因素包括低成本、與既有IEEE 802.3乙太網路之間的輕易整合、以及不同廠商產品之間的互通性等。


不幸的是,無線資料通訊的普及,導致過多輔助性和重疊標準的形成。這些科技有些很容易建置,有些則不然。此外,行動電話業者所提供的資料傳輸服務(例如GPRS和1X),和寬頻業者提供的無線VoIP電話服務,導致無線語音和無線資料通訊之間的界線模糊化。以下為目前現有或不久後將推出的無線傳輸技術:


  • * 行動電話結合語音/資料服務(GPRS、1X、2G、2.5G、UMTS、3G、4G);


  • * 固網/行動無線LAN和VoIP(IEEE 802.11);


  • * 固網/行動無線MAN(IEEE 802.16);


  • * Mobile BWA行動寬頻無線存取(IEEE 802.20);


  • * 固網/行動無線RAN(IEEE 802.22);


  • * 固網/行動無線PAN(IEEE 802.15,包括藍牙和ZigBee);


  • * 無線USB;


  • * 超寬頻(UWB)。



隨著無線資料傳輸市場的演進,它很自然的將會朝更有效率的方向發展,亦即無線資料和語音網路二者的統合。問題在於它是否將會成為行動電話(例如3.5G)的一種高速延伸,或者寬頻標準(例如IEEE 802.16和IEEE 802.11)的一種VoIP延伸,亦或藉由結合這些標準以滿足特定的服務型態。本文將探討新興無線技術的技術優點,以及無線技術成功的要素。這些資訊有助於工程師更深入了解無線技術的未來方向。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優化WLAN效能 實現Wi-Fi 7高速無線傳輸
全球標準如何促進物聯網發展
利用非傳統的理念顯著提高手機效率
用於802.11n MIMO系統之雙矽鍺功率放大器耦合效應
無線網路的安全探討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半導產業AI化浪潮興起 上中下游企業差距擴大
» 東擎科技iEP-6010E系列導入NVIDIA Super Mode AI效能飆升2倍
» DeepSeek凸顯產業更注重高成本效益 美中AI基建需求分野浮現
» 3D IC封裝開啟智慧醫療新局 工研院攜凌通開發「無線感測口服膠囊」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台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2I5MDUXMSTACUKV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