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引領轉變:世界行動通訊大會展後報導
 

【作者: 柳林緯】   2011年05月05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6543】

由全球將近八百家行動通訊系統業者以及兩百家廠商所組成的GSM協會(GSM Association,簡稱GSMA),旗下的年度活動--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簡稱為MWC)今年依然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這個可說是全球最大的行動通訊展,每年都吸引了各國的業界人士前來朝聖,並藉此掌握今後行動通訊產業的發展脈絡。


今年的MWC的活動期間為二月十四日至十七日,主題為:引領轉變(Leading the transformation),地點依然選在西班牙廣場(Plaça Espanya)旁的巴塞隆納費拉展覽中心(Fira de Barcelona)。展出單位超過一千三百家,從室內到室外的展出面積則有十四萬兩千平方公尺,並吸引了來自全球兩百個國家,超過五萬名的業界人士前來參觀。



《圖一  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簡稱為MWC)》
《圖一 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簡稱為MWC)》

鑒於整個活動是以專業人士為對象,並不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而且還為了防止不肖人事混入滋事,今年的活動安全控管層級也比往年嚴格了許多,像是每次出入都需要配戴大會的近場通訊(NFC)門禁卡,並同時出示具有個人照片的正式證件(至少是護照),會場中也有密集的錄影監控與警察(非一般保全人員)巡邏,會場外的交通管制也為配合整個活動做了不少調整。


整個活動的展區共分為八個展館,以及廠商大道(The Avenue)和五個不對一般參觀人士開放的特定廠商獨立館(主要專供業務會談與機密展示,分別為:易利信、華為、德意志電信T-Mobile,以及ST-Ericsson和HTC)。在展館方面,第五館為研討會與演講廳,第六館為重量級廠商Alcatel-Lucent與易利信集團(易利信與Sony-Ericsson)共用,第七館為App Planet應用程式專區,第一館、第二館、第四館、第八館、第三館等,則以各國國家展區為主來劃分,第三館則還包含了戶外露天展區。


連正逢茉莉花革命的埃及都大舉參加

值得一提的是,本活動由於是各國技術與國力的展示,許多國家無不用盡心力來整合自家業者的攤位,舉凡:英國、法國、德國、以色列、日本、南韓、西班牙、加拿大、比利時、北愛爾蘭、中國大陸,甚至是展出期間正逢國內一連串茉莉花革命的埃及,也都有大規模的國家展區。此外,當地加泰隆尼亞(Catalonia)自治區政府、西班牙投資局以及部分國家的觀光旅遊局也都有攤位展出。


至於汗顏的臺灣,除了HTC、華碩、聯發科、Acer、研華、友訊等業者,以各自的歐洲分公司或各自獨立的分散攤位來展出以外,屬於臺灣展區旗下的只有小貓兩三隻且不為一般媒體所熟知的中小企業參與,這點不知道所謂的「相關單位」該不該檢討。


至於在官方合作的大約八十家電子與平面媒體中,華文媒體也只有大陸的《通信產業報》列在其中,時常宣稱「世界都在看」的臺灣媒體好像也棄守了這個盛會。這彷彿又是另一個值得深思的「臺灣奇蹟」。當然,可想而知的是,臺灣的各大電信系統商也都完全缺席。


《圖二  在展前傳出了全球行動電話大廠諾基亞選擇了微軟作業平台作為今後發展的重點,這也為今年的MWC引發了不少的話題,圖為微軟在展場外的飯店所設立的專屬獨立館》
《圖二 在展前傳出了全球行動電話大廠諾基亞選擇了微軟作業平台作為今後發展的重點,這也為今年的MWC引發了不少的話題,圖為微軟在展場外的飯店所設立的專屬獨立館》

各大平台無不使出渾身解數

在展前傳出了全球行動電話大廠諾基亞選擇了微軟作業平台作為今後發展的重點,這也為今年的MWC引發了不少的話題。即便如此,包括Android、Blackberry、Windows Mobile、HP的WebOS、三星的bada,乃至於Intel的MeeGo等,所有非蘋果(non-Apple)陣營,都在會中使出渾身解數,希望拉抬自己的聲勢。像是Android就大規模地在會中各展區發送造型別針、糖果,並且在第八館設立了大面積的專屬主題展區,就吸引了許多參觀人士流連忘返。


在展出項目方面,包括:軟體、應用程式、加值服務、基地台及天線、骨幹系統、電池、商務支援系統(BSS)、工程與顧問服務、內容管理、內容供應、核心網路設備、客戶關係管理(CRM)、資料分析、裝置管理、數位版權管理、教育及訓練、嵌入式行動裝置、安全與加密設備、Femtocell(毫微微型蜂巢式基地台)、綠色技術與電源、矽智財(IP)、IP網路設備、地域(location)技術與服務、M2M(行動對行動)、以及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還有相關出版物等。


綜觀今年MWC的展出,智慧型手機(特別是Andriod平台)、平板電腦(衝著iPad而來)、應用程式(包括社群應用)、加值服務(以電信系統商為基礎)可說是展出的重點。為了不再重複其他媒體在展出期間已經提供了的各種報導,本文將摘錄彙整活動中由多位產業分析師針對行動通訊產業的觀察評論整理,來幫助讀者掌握今後產業走向的輪廓。至於會場中各家廠商的展出內容,相信許多媒體也都有了充分的報導,礙於篇幅在此就不再贅述。



《圖三  連正逢國內一連串茉莉花革命的埃及,也都有大規模的參展。至於汗顏的臺灣,屬於臺灣展區旗下的只有小貓兩三隻且不為一般媒體所熟知的中小企業參與》
《圖三 連正逢國內一連串茉莉花革命的埃及,也都有大規模的參展。至於汗顏的臺灣,屬於臺灣展區旗下的只有小貓兩三隻且不為一般媒體所熟知的中小企業參與》

根據GSMA所倚重的旗下智庫「Wireless Intelligence」(無線情報)(其使命為長期且持續蒐集來自GSMA會員、設備商、營運商、裝置製造商的各種情報資料,以協助業界和GSMA掌握產業走向)以及GSMA的「Mobile Business Briefing」網站在大會期間所做的產業預測,二○一一年因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的正式商業營運,而為整個行動通訊產業帶來很大的變化。


LTE將為行動通訊產業帶來變化

首先在營運商的策略方面,為了搶奪營運執照與頻譜,今年將可以看到不少地區市場出現併購的盤整,但因為整個經濟景氣(例如歐債問題)仍有諸多陰霾,大型跨國營運商的動作將會趨於保守。Wireless Intelligence的資深編輯分析師Matt Ablott認為,這種整併的情形將以各國的國內市場為主。


雖然新興市場受整體經濟局勢的影響較小,也讓行動通訊產業快速成長,但分析師Jon Groves卻表示,這對於新興市場的系統業者而言,將傾向以觀望的態度來看待新設備的升級與採購,除非全球經濟景氣利多湧現,否則仍將以穩固既有客群為主要策略。


其次,對於行動應用來說,受到各種應用商店(application store)的激勵,自去年以來,這塊應用程式大餅已經受到各家開發廠商的爭相覬覦,利之所趨,也讓廣告業者打算在應用程式上打廣告,並藉此提供免費(或折扣)程式給使用者下載的種種計畫。這種類似「免費地鐵報」之類的作法,即便很可能會為軟體開發商帶來另一筆收入,但分析師Will Croft也擔心,這會斲傷原本手機內建應用程式的營收,其他如Google Checkout線上付費機制等,也將因此流失一些商機。



《圖四  社群與地域性服務以及電子書的應用,將會是今後業界的一大重點》
《圖四 社群與地域性服務以及電子書的應用,將會是今後業界的一大重點》

Android平台的產品差異化問題

第三,在裝置方面,無庸置疑地,二○一○年可說是Android平台風光的一年,光是三星把旗下Galaxy S這個以千萬支計的漂亮公主嫁給此一家族,就已經讓人稱羨不已了,再加上包括HTC、LG、Motorola、Sony Ericsson等各大諸侯的加盟,更讓Android呈現了獨霸一方的梟雄態勢。這甚至也引起像是中興(ZTE)這類品牌的積極參與,並打算在中國大陸和印度等市場推出此一平台的低價產品。


然而,分析師Steve Costello則擔憂,二○一一年Android平台枝葉茂盛之後,低價產品的開始氾濫(包括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裝置),將讓初次接觸的使用者產生反感,進而影響日後購買此一平台之產品的意願。不僅如此,由於平台的採用幾乎大同小異,使得廠商之間要如何達成差異化也變成困擾製造商的難題。


在平板電腦上,蘋果電腦先前推出的iPad以及即將推出的iPad 2(編按:大會當時尚未推出),都已為市場帶來不小的震撼,但從多年前業界所推出之平板電腦發展情形令人失望的經驗來看,應然與實然之間的差距,頗值得業界仔細觀察。因此,Steve Costello認為,即便有著小筆電的成功過去,也很難歸納出平板電腦將闖出一片天的結論。業界必須要為平板電腦找出一個可以發展的應用情境,並使其成為使用者經常運用的裝置之一。



《圖五  各大平台也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以吸引參觀人士的目光》
《圖五 各大平台也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以吸引參觀人士的目光》

LTE與3.5G之間的收費差距

在第四個屬於網路技術的方面,歐洲地區在年底將會有三十一家系統業者進行LTE的正式商業營運,亞太地區則有九家,北美為六家。可以預期地,這三大地區市場到了年底將會使得LTE的用戶數累積到一百萬人以上,並將可望拿下全球百分之九十五LTE使用者的佔有率。然而,分析師Joss Gillet卻指出,儘管有著如此美景當前,現實的問題也不能不注意,特別是在系統業者的收費標準上,如何和既有HSPA(即俗稱3.5G)的收費有所區隔化與差異化,將會影響今後LTE的推廣與發展。


至於第五個趨勢,就是新興服務的發展,行動通訊發展的最近十年來,業界期待的行動付款(m-payment)機制,已經隨著網路頻寬以及終端裝置和使用族群的普及而儼然成熟。包括蘋果、RIM、諾基亞在內的各方霸主,也都點頭同意支持像是近場通訊(NFC)這樣的小額付款機制。即便有許多系統業者也都看好這樣的機制,Matt Ablott卻認為,目前整個產業環境仍處於「各唱各的調」的情形,再加上Android平台也有自己一套行動付款機制,儘管有可能在地方市場中因為系統業者的主導而有些成果,但短期來看還是會處於「走一步是一步」的局面。



《圖六  電源的應用與管理將有助於行動通訊基礎建設與終端裝置的使用》
《圖六 電源的應用與管理將有助於行動通訊基礎建設與終端裝置的使用》

社群網路與地域性服務的應用

另外,在社群網路與地域性服務(LBS:Location-Based Service)的發展上,隨著臉書、推特和Gowalla等服務的盛行,要把這些與社群和地域為基礎的服務整合到應用中已經不再是難事,因此也將為行動服務帶來許多超乎想像的商機。像是以社群和地域為主的廣告(例如:揪團去學校附近的某家餐廳聚餐),就可以為系統業者帶來不少新的營收(例如:向餐廳業者收取廣告費)。即便如此,Will Croft也警告,如果一昧地只看到廣告的收益,而忽略了整合和使用者體驗的話,將有可能扼殺了社群與地域服務的「前」景與「錢」景。



《圖七  LTE即將在今年正式商業營運,伴隨而來的Femtocell與相關設備的商機,將是臺灣廠商競逐的焦點之一》
《圖七 LTE即將在今年正式商業營運,伴隨而來的Femtocell與相關設備的商機,將是臺灣廠商競逐的焦點之一》

最後,在法規方面,在技術的不斷演進下,政府與立法單位的腳步該如何跟上,也將是影響各區域市場發展的重要關鍵。特別是在新興市場,以及部分還未充分達成號碼可攜(MNP: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的地區,這更容易導致整個服務與市場規模的掣肘。此外,Joss Gillet也提醒,對於包括南韓、以色列、巴西在內的市場中,許多虛擬行動網路系統業者(MVNO: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s)(在臺灣的例子是:家樂福電信與7Mobile統一超商電信),政府對於這類業者的各種規範,也需要配合技術的演進和號碼可攜的市場要求,來提供相關的法規調整,以利市場的發展。


國際局勢與災難 引發產業前景隱憂

在前三天的好天氣之後,大會最後一天竟下起了滂沱大雨,由於是海濱城市的緣故,也讓氣溫驟降至攝氏十度以下,使得大多數的與會人士因此措手不及而顯得狼狽不堪,這似乎也意味著今年的產業變化將出現許多令業界人士亂了手腳的狀況。



《圖八  面對因LTE所帶來的變革,系統設備商無不摩拳擦掌》
《圖八 面對因LTE所帶來的變革,系統設備商無不摩拳擦掌》

綜觀會場中的種種展出,整個業界前景將因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各種應用程式與加值服務的興起,而引領人類行動通訊生活的轉變。另一方面,在國際局勢因為茉莉花革命引發的油價暴漲,還有截稿前日本東北地區宮城縣大地震與海嘯的災難,以及先前的紐西蘭基督城大地震,此等事件是否會為全球經濟復甦蒙上一些陰影,也值得業界人士深入觀察。


而明年的MWC 2012將訂在二月廿七至三月一日舉行,地點仍是西班牙巴塞隆納,希望屆時能有機會為讀者帶來第一手的報導。最後,謹向所有在茉莉花革命和震災中的罹難者哀悼,並為受難家屬與受災蒼生祈福。



《圖九  不論是元件廠商,還是終端裝置業者,甚至包括加值服務與應用開發,在行動通訊的發展上,都需要更加關注變化快速的產業動態》
《圖九 不論是元件廠商,還是終端裝置業者,甚至包括加值服務與應用開發,在行動通訊的發展上,都需要更加關注變化快速的產業動態》

《圖十》
《圖十》
  相關新聞
» 意法半導體公布第三季財報 工業市場持續疲軟影響銷售預期
» 資策會四項創新技術勇奪ASOCIO DX AWARD獎項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攸泰科技躍上2024 APSCC國際舞台 宣揚台灣科技競爭力
» 東芝推出高額定無電阻步進馬達驅動器TB67S559FTG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19.67.8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