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巨磁阻隨機存取記憶體(MRAM)工作原理及未來產域應用
 

【作者: James Lai】   2000年09月01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19998】

由台灣廠商投資的美國聯邦先進半導體科技公司(Unio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於7月在台發表巨磁阻隨機存取記憶體(MRAM),掀起國內外各界對未來記憶體的發展產生極大的興趣。巨磁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GMR)效應於1980年代由兩位歐洲科學家─德國Peter Gruenberg於KFA研究中心,及法國Albert Fert於University of Paris-Sud,分別發表此發現及理論。他們在薄膜複合金屬材料上(主要鎳、鐵、鈷等磁性材料)發現巨磁阻變化,導致各國科學家開始合作研究巨磁效應如何應用於磁阻記憶體(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的開發與未來實際應用。


MRAM的原理介紹

MRAM的GMR材料主要結構(圖一)(圖二)是由一層非磁金屬層(spacer layer of a non-magnetic metal)被夾於兩層(上、下層)磁金屬層中間(two magnetic metals')。電阻決定於兩層磁金屬的磁化方向─平行同方向排列,或平行非同方向排列。如果上磁層與下磁層為同方向排列,電阻值最低時可定義為〝0〞bit。如上下磁層為反方向排列,電阻值最高時可定義為〝1〞bit。由此上下磁層的排列方向即可寫入〝0〞bit或〝1〞bit。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新聞
» 半導產業AI化浪潮興起 上中下游企業差距擴大
» 東擎科技iEP-6010E系列導入NVIDIA Super Mode AI效能飆升2倍
» DeepSeek凸顯產業更注重高成本效益 美中AI基建需求分野浮現
» 3D IC封裝開啟智慧醫療新局 工研院攜凌通開發「無線感測口服膠囊」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台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2I7087XASTACUKI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