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手機電磁波刺激腦部活動已證實
影響人體健康爭論再起

【作者: 鍾榮峯】   2011年04月14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5790】

科學證據已經證實手機電磁波的確會影響人體腦部活動!近期美國國家衛生局(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的研究報告指出,就算手機使用時間小於1小時,手機天線貼近耳朵附近的腦部區域,活動狀態就會明顯增加。這項最新的科學證據又再度引發手機低電磁波是否會對人體腦部造成影響的疑慮。


新方法:觀測腦部葡萄糖代謝

這篇研究報告是由NIH轄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NIDA)的總監Nora D. Volkow所領導之研究團隊,在最新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所公佈的。Nora D. Volkow的研究團隊有別於之前大多數研究報告的作法,他們直接採用腦部斷層掃描的方法,去檢測從手機電磁波對於人體腦部活動會有怎樣的變化。


這項研究採取隨機採樣的方式,從2009年開始,47位參與者接受正子放射性電腦斷層攝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藉由觀測腦部葡萄糖代謝(glucose metabolism)的變化,來檢測人體腦部的具體反應。每位參與者都在兩邊耳朵打手機電話,並進行兩次各50分鐘的PET掃描實驗。


在其中的一次掃描,研究團隊將手機關機,另一次的掃描中,研究團隊則是透過位在參與者右耳的手機,傳輸事先準備好的簡訊,並把聲音關掉,以防語音刺激變數影響實驗結果。


手機通話 人腦的確會有反應

實驗結果指出,無論是手機開著還是關著的狀況,都不會影響整體腦部代謝的變化。不過在靠近手機天線貼近的腦部區域,則有提高7%比例的活動反應。研究人員指出,這個腦部活動反應在數據上是呈現明顯變化的,而且這樣的活動反應並不是由手機的熱所造成的,因為腦部活動反應起變化,是由於接近手機天線部位,而不是手機接觸到頭部所造成。


Nora D. Volkow表示,這項研究內容的重要性在於,人體腦部對於手機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的敏感程度,已正式被證實出來。下一步的研究更應該鎖定:5~15年長時間使用手機、讓耳朵腦部附近持續受到電磁波刺激的情況下,到底對於人體健康會有怎樣的影響。Nora D. Volkow強調,現在這份研究只能讓我們瞭解,就算是微弱的手機訊號,手機貼近的人體腦部範圍都會有所反應,但這些反應究竟是無害還是有害,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爭論再起:電磁波會不會破壞DNA化學鍵?

儘管這項報告仍在初期研究階段,不過已經點燃手機與人體健康之間的爭論。現在只有少數的研究觀察支持長期使用手機與腦部腫瘤之間具有關聯性,目前大部分可知的科學證據並不認為長期使用手機對於人體健康會有明顯的危害。大部分美國醫療機構包括美國癌症協會、聯邦癌症機構(NCI)、食品藥物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都持續表示手機電磁波是安全的,並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但是有些醫生、例如匹茲堡大學癌症研究所環境腫瘤學研究中心內的神經外科醫療團隊,就認為應謹慎使用手機作為預防。


大多數的研究機構認為,手機所釋放出的非游離輻射(non-ionizing radiation),能量波太小,不至於破壞DNA的化學鍵而啟動與癌症有關的危害因子。大部分的科學家也一再地指出,並沒有任何的生物學機制可以解釋非游離輻射會導致癌症或是其他人體健康疑慮。對於手機會造成人體健康風險的懷疑論者,也把焦點集中在手機釋放的無線電波太過微弱、無法破壞人體內的化學鍵、因此不會有導致癌症疑慮的論點上。


雖然在正常人類腦部活動下,葡萄糖代謝的反應也會增加。不過問題在於,電磁波擴散所不斷產生的人為刺激,有可能對於人類腦部造成不良影響。其中一個理論就是這樣的結果會產生所謂自由基(free radicals)分子,自由基不斷增加有可能危害健康的細胞,或者電磁波的持續刺激會啟動激烈的反應,這些反應就可能會危害產生人體健康。


Nora D. Volkow的初步研究,開啟了全新潛在的研究領域,找出了手機可能影響人體健康此一命題合理化的研究路徑。Nora D. Volkow的初步研究已經指出,這樣的疑慮並不能放下,手機影響人體健康的相關警示,也必須被認真地對待。


相關文章
積層製造醫材續商機
掌握石墨回收與替代 化解電池斷鏈危機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史丹佛教育科技峰會聚焦AI時代的學習體驗
» 土耳其推出首台自製量子電腦 邁入量子運算國家行列
» COP29聚焦早期預警系統 數位科技成關鍵
» MIPS:RISC-V具備開放性與靈活性 滿足ADAS運算高度需求
» 應材於新加坡舉行節能運算高峰會 推廣先進封裝創新合作模式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2.92.5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