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微型投影技術發展與應用趨勢
微型投影技術專欄(1)

【作者: 黃國聰】   2009年07月07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6879】

微型投影需求與應用情境


多媒體視訊運用正方興未艾,包括YouTube影音分享、隨照隨看、行動簡報等的應用需求不斷增加,被視為是3G網路的殺手級應用。然而手持式裝置顯示螢幕大小有所侷限,況且利用智慧型手機、PDA、PMP、MID、數位相機及Netbook等長時間觀賞影片對使用者來說相當不便。因此若能將手機螢幕投影觀看,則可不受限於原有螢幕大小。再者,多數商務人士需要隨身的簡報及顯示系統,手持裝置諸如智慧型手機或PDA原具備隨身簡報功能,但投影機則往往受限於場地所限制,因此若手持裝置具微型投影機系統功能,則可為簡報或是產品介紹應用帶來莫大的便利,甚可同時取代筆記型電腦及投影機。這樣多媒體視訊使用可不受螢幕大小的限制,並且能進一步讓手機、NB及Projector功能合而為一,促成如相機模組一般流行廣泛的應用,相關情境如圖一及圖二所示。



《圖一 多媒體分享及行動簡報的應用情境 》

資料來源:Microvision網站


《圖二 可攜式電子產品導入微型投影機潛在需求示意圖 》

資料來源:DigiTimes,2008


應用趨勢:微型投影機(mini projector)及投影手機(Projector phone)


微型投影的應用趨勢結合消費性電子產品或通訊產品,如手機或是PDA的個人用投影機或模組(Personal Projector)。我們可將行動投影產品進一步區分為獨立型態的「微型投影機」(Mini Projector)以及內嵌式的「投影手機」(Projector Phone)等兩種。



微型投影機由於輕便可攜、成本低廉,雖投影畫面尺寸及亮度無法與一般投影機相提並論,但對需要行動投影的商務使用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由於手機及筆記型電腦NB各自已經成為技術匯聚的平台。長期來看,微型投影機會朝向於內嵌式應用的投影手機或是NB當中發展。除了市場規模最龐大、應用最為廣泛的投影手機外,微型化投影系統模組的應用,也將被廣泛與各式電子產品結合,包括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如VCD Player、DVD Player、DTV Tuner、DV、DSC等多媒體視訊撥放系統整合;以及如NB、PDA、Tablet PC、e-Book及MID、Netbook等資訊及通訊產品顯示科技結合;或與車用單元如Head-up Display、Mobile TV等應用連結;並且可延伸與家電娛樂產品,如個人數位媒體遊戲機、接目鏡、頭盔顯示器等產品的應用想像;或者是其他數位產品如結合手機虛擬鍵盤virtual I/O、Internet wireless LAN/BT及Audio等。如圖三所示。




《圖三 微型投影可結合的消費型電子產品 》


資料來源:DigiSlide網站




使用者對微型投影的需求


近年來,手持式裝置如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PMP、甚至MID、Netbook等,都朝向「超可攜式」、「行動化」、「個人化」、「質輕」、「內建技術」、「亮度高」、「效率高」、「網頁瀏覽」、「視訊多媒體應用與分享」等趨勢發展。投影絕對是解決較大螢幕與輕薄短小矛盾需求衝突的方式之一,但是必須考量包括亮度、投影尺寸、解析度、功耗及電力、多媒體playback能力等。



微型投影的流明亮度要求


以微型投影應用結合手機使用者情境為例,一般來說,手持式裝置的使用者所在環境亮度會較一般於會議室中的來得亮,並且其所投影的桌面或是牆壁條件不如投影屏幕,所以必須考慮亮度需求。目前並未有相關商業標準或是產品規格,但以Lumileds及LG的研究中心評估頗具參考價值。Lumileds研究顯示,如圖四所示,對角10吋投影至少需要6流明亮度;LG的研究則顯示如欲有較好的觀賞體驗,以對角10吋的投影畫面而言,理想值必須8~10流明以上。筆者認為,在產品及技術的發展現狀下,以投影A4尺寸(約14吋)而言,10流明以上就已達商業化標準。



《圖四 投影螢幕尺寸與亮度對應關係 》

資料來源:Lumileds,2001


微型投影的解析度要求


再者,投影的解析度也是重點。以目前主流的手機螢幕LCM而言,QVGA已逐漸被HVGA、WVGA及VGA所取代;多媒體播放能力則快速提升至VGA、甚至很快地可支援HD播放。除非產品定位僅僅是將手機的原有畫面投影出來,否則如商業簡報等應用,其解析度需求將比原手持裝置來的更高。以此觀之,以現階段而言,微型投影至少應提供VGA以上的解析度及多媒體播放能力方較為理想。



可攜式投影的電力要求


此外,手持式裝置近年功能發展及需求趨於複雜、應用也更多元化,電力需求的增加速度已大幅超越電池電量的成長速度,如圖五所示。對於如微型投影這樣需要高電力的應用(Power Hungry)而言,除了良好的電池電力規劃外,最佳的方式是降低所需功耗。以一般智慧型PDA手機來說,電池容量大約是1200mAh,以3.7伏特、能量轉換效率80~90%而言,大約提供3.7Wh電量。上述是指電池滿載而言,如以平均50~70%容量來看,則不到2.5Wh。當系統播放多媒體檔案MPEG-4加上待機時,其電流平均約達250~400mA、功耗約1~1.5W,如欲提供60分鐘投影應用,則微型投影單元模組包括微型顯示面板、LED、驅動IC及週邊電路的功耗,必須嚴格控制在1W以下,才有可能結合手機應用。




《圖五 電力需求與電池電量提供所形成的電力落差》




微型投影的散熱要求


微型投影單元模組的電力消耗,不是轉為光便是轉為熱。以同樣出光量的微型投影模組單元而言,較多的電力消耗方案將轉為熱存在於系統中,尤其是手持式裝置,這將造成非常棘手的散熱問題。一來,熱能累績會造成LED效能衰減、或是手持裝置過燙的問題;再者,手持式裝置必須導入散熱機構設計,而這通常會造成額外成本及體積的增加,非常不利於設計。因此,在選擇微型投影方案時,必須以系統的觀點來考量包括微型顯示面板、LED、驅動IC及週邊電路的功耗和出光量的關係。



產品定位與價格


微型投影機主要有獨立型投影機(Stand-alone)(見圖六)及連結手持裝置如手機或是筆記型電腦、MID或是Netbook的週邊設備(Accessory)(如圖七)等兩類。獨立型的投影機類似PMP加上投影功能,具備OS及多媒體播放能力,市場可以接受的終端價格約在USD $300~500之間,BOM約USD $120~200元間;如屬於手持裝置或是NB的週邊設備,類似縮小版的投影機,價格因為比價效應,不高於智慧型手機或是低價筆電的一半,依此推估市場終端價約在USD $150~250之間,BOM約為USD $50~80元間。



具投影功能的手機(如圖八所示)現階段以高階的智慧型手機最有可能實現,最大的原因是2008年下半年起的金融海嘯,造成過去高價的智慧型手機因為搶市降價促銷。未來只要景氣回春,各大手機業者為了維持高價手機的營收,一定會想盡方法添加新應用或是新功能,因此投影功能看來有相當大的機會。以最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終端可接受的價格約USD $700~900而言,BOM約USD $250~300元間。



由上述微型投影或是投影手機的定位及市場售價回推,合理的投影模組含驅動IC及週邊(如散熱機構)等的報價,在2009~2010年產品發展初期,可以容許的空間約為USD $45~55元間,大約是高階的觸控LCM螢幕的1.5到2倍。預估未來相關應用蓬勃發展後,兩者價格會逐漸接近。



《圖六 獨立型微型投影機具備獨立播放能力 》

資料來源:3M,2008


《圖七 Accessory型微型投影機由手機或NB播放 》

資料來源:Explay,2006


《圖八 內嵌式投影模組的投影手機 》

資料來源:Compal Communications, Inc. Internal Research,2007


微型投影市場規模與發展


太平洋媒體協會(Pacific Media Associates;PMA)曾於2007年所作的預測表示,到2011年,口袋型投影機的全球總出貨量會超過200萬台,嵌入式微型投影機出貨量則會超過140萬台,兩者加起來總計約占整體投影機市場的21%。



不管市場發展為何,以目前全球商用投影機一年約800~900萬台左右,以及手機市場一年約10~12億支左右的規模來看,如果微型投影機加投影手機的滲透率超過1%,單就這個部份的量就已超過目前所有商用投影機的總和。這還沒加計MID、Netbook、PMP、PND等可結合微型投影的產品。因此,微型投影商機潛力及後勢發展絕對相當可觀。



究竟市場上最終發展是獨立型的微型投影機,亦或是內嵌式的投影機(如投影手機)?筆者認為,這就好像相機及導航的功能一樣,未來市場上會並存獨立型及內嵌式型態的產品。只是手機及NB已經成為匯聚的平台,加上近年來技術突飛猛進,內嵌式投影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浪潮。一線的手機或NB業者,有可能因為提供投影功能,而成為最大的供應者。就像Nokia因為相機手機及導航機的成功,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DSC及GPS導航機製造者一般。



微型投影技術發展大要


由於投影機的大小與光機引擎、面板技術均有極大關係,目前各廠商所推出的微型投影機,其微型面板(Microdisplay)多採用LCOS或DLP技術,主要的原因是這兩項技術的功耗小、結構簡單。而3LCD技術需較複雜的分光、濾光和折射系統技術,因此未能應用在微型投影機上。



DLP和LCOS搭配LED當道


而常見的投影機,不論是3LCD、DLP或LCOS等技術,其分色、投影原理各有不同,並以高壓鹵素燈或是汞燈為白色光源,並透過分色鏡或色輪分離出R、G、B三原色。但是傳統光源因為高壓驅動、紫外光劣化光學元件及無法縮小投影光機設計等問題,因此無法應用在可攜式的設計需求。而LED取代傳統燈泡是光機微型化的關鍵之一。由於投影機改採用R、G、B三原色LED光源,LED光源體積小,搭配DLP、LCOS等技術可以有效簡化光機結構,使得投影機實現微型化、輕薄化,並且具備許多傳統光源無可比擬的優勢,如可迅速開關投影、可電池驅動及LED生命週期長不需要替換燈泡等。



LED需提升亮度


然而,採用LED光源,亮度的提升將是重要的關鍵。2003年Lumileds Lighting公司前任技術科學家Roland Haitz先生,依據過去的觀察所理出的一個經驗性技術推論定律,從1965年第一個商業化的LED開始算,在這30多年的發展中,LED約每18~24個月可提升一倍的亮度,就是近年來盛行的Haitz定律,如圖九所示,可說是LED領域界的Moore定律。不僅亮度提升,LED的散熱技術也一直在提升,而今已到了每消耗1W電能,溫度大約上升6℃~10℃的水準(6℃/W~10℃/W)



《圖九 Haitz定律推論LED每18至24個月亮度會提升一倍 》

資料來源:Philips Lumileds,,2000


解決方案比較


去年2008年微型投影產品原型機種陸續問世後,現在已有更多樣的微型投影問市,今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性電子展(CES 2009)當中,包括宏碁、明基、戴爾、奧圖碼、三星、東芝及WowWee等業者,均有微型投影技術相關產品展示,應用在筆記型電腦、可攜式投影媒體播放器與手機等產品等。其中採用德州儀器TI新一代的微型DLP微型投影模組,可內置於超薄手機中,目前合作的廠商包括LG、奧圖碼等。採用3M、立景光電等LCOS投影模組廠商,合作的廠商包括天瀚、廣景等。此外,尚有採用雷射掃瞄微型投影技術的Microvision以及利用雷射為光源、LCOS為微型顯示面板的Explay等。



無可否認,不同技術各有其優劣點。就筆者角度而言,雷射技術具有色彩飽和度高、無須對焦的優勢,但必須克服安規、價格及alignment等問題。而DLP技術是採用MEMS製程,當導入微型投影等成為消費性電子產品時,其量產性及擴產性尚待努力,但是其對比度高、光利用效率高是其優勢。而LCOS技術具高解析度優勢,結合半導體及液晶面板製程,可大量快速生產,特別這是台灣廠商所擅長並可進一步投入的領域。



未來展望


微型化投影系統模組的應用,將被廣泛與各式電子產品結合,期望未來可以造成如相機模組般流行與廣泛的應用,例如相機模組除了結合手機、PDA及NB,也被廣泛與MP3 Player、隨身聽、錄音筆、手錶…等結合。微型投影技術及市場的發展,將是下一波顯示相關科技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作者為華寶通訊新技術開發部經理)



相關文章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實現AIoT生態系轉型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綠岩能源組國際隊奪馬來西亞國家標案 光電容量目標上看1GW
» 艾邁斯歐司朗全新UV-C LED提升UV-C消毒效率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TIE未來科技館閉幕 揭曉兩項競賽獎得主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登場量子論壇 揭幕TIE未來科技館匯聚國內外前瞻科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7.192.20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