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毫米波点燃台湾无线通信产业新希望
专访台湾大学电机系及电信工程研究所教授王晖

【作者: 鄭妤君】2005年02月01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6056】

无线通信技术在所谓“数字家庭”的愿景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如何让各种数字设备摆脱电线的纠缠、让用户能更无居无束享受影音娱乐,成为当前无线通信科技发展的一大重点。目前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无线通信技术,几乎都是国外大厂的天下,台湾业者除了跟随,几乎是难以置喙;但技术论文甫获得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旗下固态电路学会(SSCS)主办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ISSCC)录取的台湾大学电机系及电信工程研究所团队,却以领先国际的毫米波(Millimeter-wave)前端IC设计技术,为台湾无线通信产业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无限想象空间。


《图一 台湾大学电机系及电信工程研究所教授王晖》
《图一 台湾大学电机系及电信工程研究所教授王晖》

指导毫米波研究计划的台大电机系及电信工程研究所教授王晖表示,毫米波是使用30~300GHz的高频带通讯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微波频段(0.3~30GHz)具备天线增益较高、带宽较大、电路尺寸较小的优点,与可见光的红外线相较,又有穿透力较强、在恶劣天候衰减较小的特性。而由于技术门坎与成本较高,毫米波通常以军事国防与天文学术研究的应用领域为主,在一般日常生活中较不常见,民生用途仅曾有专为汽车所设计的路况侦测系统问世,但因为价格昂贵,普及率也不高。


曾经在美国的科技产业界担任工程师从事毫米波研究的王晖指出,毫米波其实并不是一个新名词,相关技术的研发已经有30年以上的历史。过去毫米波组件的研发是由欧、美等地的大厂主导,因其高频特性,毫米波组件的制造多以所谓的“III-Ⅴ族半导体”材料如磷化铟(InP)、砷化镓(GaAs)制程,成本不易降低,而台湾大学研究团队的最大成就,即是成功以硅基CMOS制程产出毫米波芯片。王晖进一步表示,CMOS制程不但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也较能与其他数字电路进行整合;该团队与台积电合作以标准CMOS制程设计出的毫米波前端整合单晶接收芯片(Monolithic Microwave IC;MMIC)与震荡器(VCO),皆已达到60GHz的世界最高频,在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WLAN、蓝芽等领域的应用极具优势。
...
...

另一名雇主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ごとに 30 日間 0/ごとに 30 日間 付费下载
VIP会员 无限制 25/ごとに 30 日間 付费下载

相关文章
光场显示:彻底解决AR/VR的视觉疲劳
短距离无线通讯持续引领物联网市场创新
多功机器人协作再进化
工业5.0挟Gen AI加速推进
突破速度与连接极限 Wi-Fi 7开启无线网路新篇章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智慧局公布百大专利排名 国内外发明人专利申请及发证数创新高
» 成大晶体成长实验室产出上百种单晶材料
» 半导产业AI化浪潮兴起 上中下游企业差距扩大
» 电动飞行汽车试飞成功 最快2025年於洛杉矶和纽约等城市启动商业运营
» 扩展定律有助AI在更多领域发挥应用潜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2I7PJSE2STACUK5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